5D艺术网首页
商城
|
资讯
|
作品
|
博客
|
教程
|
论坛
登录
注册
加为好友
发短消息
来自:
性别:先生
最后登录:2019-09-26
http://Fantastic.5d.cn/
首页
|
新闻
|
话题
|
博客
|
相册
|
艺术作品
|
社交关系
|
留言板
|
社交圈
2005/02/08 | 在农村过大年
类别(碎鳞片甲)
|
评论
(4)
|
阅读(346)
|
发表于 22:57
看了doubleli对家乡春节习俗的介绍,觉得全国的民俗还是有些区别的,我就把我知道的家乡大年那两天的风俗说说吧。
不用说,最有中国特色的就是贴春联了,这件事一般是在除夕前的几天里搞定即可,似乎没有固定的时间,不过现在大都是除夕那天上午的工作了。写春联一般是用一面染有红色颜料的半厚的纸张,我也见过用粉红纸的情况,不过家中如果有丧事,就要贴蓝联或者干脆不贴,以寄托哀思。至于贴对联的用的浆糊,在农村一般是用压碎的小米或者玉米面熬成,粘性好,而这在城镇显然不现实,多是是用透明胶布或商店卖的胶水代劳,倒也不错,只是前者有失美观,后者破坏感官。我还注意到,以前回老家门上的春联虽有些字形实在不敢恭维,但基本上都是自己或请村里的“文化人”写的,现在情况相反,清一色工整得近乎死板的印刷方块字体,大概时代进步了。
除了春联,贴门神也是很常见的。常贴的据说即是唐朝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,似乎也有贴钟馗的。
中国人强烈的家族观念集中体现在这几天的仪式上。人们觉得,过年了,应该对先人表示其孝心和崇敬,所以有两种方式,一种叫“上林”,即是拜祖坟,这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,在我老家似乎不多见了,不过在其他的村镇也是司空见惯;另一种叫“请家堂",顾名思义,即是请逝去的先人或亲属到家一聚。我就具体说说这种仪式,但我相信,这种仪式的过程已经是被大大的简化了。
先是收拾堂屋,紧挨正对屋门的墙边的是准备好的八仙桌,桌上是给列位先人准备的好酒好菜,鸡鱼肉蛋一应俱全,每盘菜上还有放有一簇菠菜,不知是为了美观还是另有深意;桌边是用红纸叠成的牌位,这些牌位即代表了要请的先人,它们也被按照饭桌上的尊卑次序排列,不得马虎。而墙上则是挂上了所谓的“轴子”,这是一种类似族谱的形象化的列表,轴子上绘有宝塔状的建筑,每一层都有一些并列的竖格,这里填上先人及其配偶的名讳,自然,塔的最高层是家谱有记载的始祖了,依次类推。然后,就是召集诸先人了。在通向祖坟的路上,由当家的直系子孙堆一堆土,烧一些纸,点三棵香,撒一杯酒,放一挂鞭炮,然后向始祖牌位恭恭敬敬的磕上三个头,这就算把祖宗们招呼到了,随后,收起牌位一路就把他们领到了堂屋桌前。好,上香炉,烧纸,再磕头:诸位祖宗,你们慢用吧!理论上,桌前的香火是不可以断的。就这样,一直持续到初二再把祖宗们送走。在此期间,有两点需要注意:每个串门拜年的亲属都要在桌前磕仨头,以示尊敬;还有就是女儿及其婆家人是不能来娘家的,也不能看到“轴子”,否则这家人会越过越穷。还有就是把祖宗请进门以后,要在大门口横放上一根树枝,据说是让那些不该来的进不来;我的理解是防止那些没有子嗣而无处可去的游魂乱入。
其他的诸如年夜饭、放鞭炮、吃饺子,地球人都知道,我就不用废话了。似乎还有一些说法明天再观察观察。
忘了说一句,看到此帖的xdjm们春节快乐,鸡年大吉!
0
评论
Comments
日志分类
首页
[223]
旅途人生
[31]
有话要说
[18]
书乐泛舟
[32]
碎鳞片甲
[85]
网海拾贝
[12]
月前灯下
[45]